第520章 最新一轮英法战争
    从阿维尼翁回来后的那几天,罗南过的相对悠闲和惬意。
    除了处理一些突发的小事件,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准备即将到来的‘山羊赛跑’大赛上。
    每天的两次长距离越野跑距离越来越远,这使得罗南自信的认为,也许在他众多头衔之中可以再多出一个——普罗旺斯著名长跑运动员。
    当然了,长时间相处使得呼呼和罗南之间的关系也是愈发的默契,最开始是呼呼拖着罗南跑,前面的羊根本不管后面人的死活,绳子脱手,四处找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时间长了,再加上罗南温柔的态度,使得呼呼开始慢慢在意身后人的死活,现在罗南已经可以做到握着绳子全程跟跑,像去年呼呼上一任主人那样,在第一个弯道就被甩飞出去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
    罗南对最近的特训效果非常满意,别管最后成绩怎么样、能拿第几,总之跑完全程没有什么问题了。
    来普罗旺斯过夏季的游客数量连年突破新高,各类地方活动和赛事也办的更加如火如荼,罗南最近没有去博尼约,不过听去过的村民说,大概在半个月前,博尼约就已经变成了‘羊城’。
    街边商铺的橱窗里全部是穿着裙子和衬衣的羊模特,运动场墙壁上的品牌涂鸦被一只只举着杠铃、长满肌肉的羊取代,下面的宣传语也变成了‘人人都可以练出健硕羊腿’。
    从肉铺到小摊位,从海报到包装纸,在博尼约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拟人化的羊元素,兴高采烈的山羊,开怀大笑抱着小羊的羊妈妈、眉开眼笑的小羊崽,挤眉弄眼的羊老板,呵呵傻笑的大傻羊.无不在提醒路过的游客——历经百年的普罗旺斯传统比赛即将开始!
    罗南听到橱窗里穿着衣服的羊模特的消息,想到了要给呼呼做‘战衣’的问题。
    去年呼呼虽然只拿到了倒数第一的名次,但它的服装搭配绝对是选手中最成功的,那一身红衣服和黑帽子让佐伊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浪荡不羁’的公子。
    冯珍不擅长针线活,罗南便找了村里的其他女性帮忙给他和呼呼做一身‘亲子装’。
    妇女们热情的不得了,她们给人做了一辈子衣服,还是第一次给羊做衣服,尤其罗南还要求按照呼呼的款式给自己也做一身,这可太有意思了。
    这个需求一传十,十传百,比赛只有一天,但妇女们设计出来的款式够罗南和呼呼比到下个月不重样了。
    “呼呼穿红的好看?但罗南穿红的显黑啊,我给他们做一身红黑条纹的怎么样?”
    “那么热的天,黑色多热,要我说做白色的,白色显得精神。”
    “但白色太容易脏了,你没去看过比赛吗,全程摸爬滚打的,比完跟泥人一样,我还是给他们做一身好清洗的吧,对了,再做个帽子,罗南说了,呼呼去年戴帽子了,咱这么多人,还能不如呼呼前一任主人准备的充分?”
    给罗南和呼呼做亲子装的事,成为了卢尔马兰最近这段时间的热点话题,但凡村民在路上碰到,都得聊两句最近听到和看到了什么离谱的设计。
    某一天中午,康奈尔在老酒馆碰到了罗南:
    “罗南,你敢信吗?波热说要给你和呼呼做比基尼,让你们还没比赛就先赢下,这太吓人了!”
    在一旁的皮埃尔哈哈大笑着点评:
    “是法比安出的馊主意吧?这家伙说比赛那天要去买500法郎罗南赢,穿上比基尼的罗南肯定没有什么人投注,可以拿到比较高的倍率。”
    山羊赛跑比赛期间,整个博尼约会有大大小小无数个盘口关注这项赛事,连主办方都会组织游客下注,去年罗南和朋友们也集资参与了。
    “才买500法郎?”康奈尔放下帽子,敲着桌子说,“我要买2000法郎,买2000法郎罗南第一!你这么说也有道理.那我也让我妈妈设计一身‘与众不同’的。”
    “你们对我这么有信心吗?”罗南笑着问几个农夫朋友,“我的目标是跑完全程,对名次没有任何的预期。”
    皮埃尔拿起酒杯,佩服的说:
    “别管最后拿第几,就凭你这越来越黑的皮肤我也要买你第一。”
    夏天多热啊,罗南还是坚持练习了一个月没有停息。
    黝黑的皮肤就是罗南努力的证据!
    这份认真值得鼓励!!
    康奈尔看着罗南的脸说:
    “罗南,你去年刚来卢尔马兰的时候可白了,现在比去年黑了不止两个色号。”
    罗南摸了摸自己的脸,心想我脸现在有那么黑了吗?
    下一秒,亨利慌张的跑进老酒馆,说出口的事情让罗南的脸彻底黑了:
    “罗南先生,您快去一趟政府大楼吧,特奥和游客吵起来了,闹去政府了。”
    人多的地方就会乱。
    游客多的地方,难免有纠纷。
    去年卢尔马兰还没有那么多游客来的时候,托尔就能看游客吵架看整整一天,现在卢尔马兰成为了‘新的艺术之乡’,每天难免会有几次口角发生。
    有可能是游客之间,也有可能是游客和本地人之间但闹到政府去的并不常见。
    特奥现在是斯特斯加的员工,他出了事儿,自然要通知罗南去‘捞’人。
    罗南一脸严肃的跟着亨利去了政府大楼,见到了特奥和那名游客,听完两个人描述的冲突过程晒黑了好几个色号的脸都笑红了。
    在特奥那张嘴的监督下,政府在六月中旬提前完成了斯特斯加的仓库建设,最近正在做最后的验收。
    连续三个多月每天拿小皮鞭监督工人干活,阶段性完成目标后,特奥过了两天清闲的日子。
    白天出去喝喝酒,没事在街上闲逛两圈,再去围观围观村里发生的热闹新鲜事儿.没想到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冲突的另一方是一名英国游客,而事实上最一开始和这人发生冲突的并不是特奥,而是卢尔马兰的另一家餐厅老板儒勒。
    起因是这名游客看到儒勒餐厅菜单上的羊肚和羊蹄,和同行的友人讽刺说法国人是‘青蛙’,因为青蛙什么都吃。
    众所周知,英国人和法国人是最好的朋友。
    听到好朋友这么评价自己,儒勒自然要去‘夸赞’几句,一来二去就吵了起来,但那个时候冲突还可控,但路过的特奥加入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特奥的女儿安娜最爱吃的就是羊肚,听到有人如此讽刺这道美食,他那抹了蜜的小嘴自然不会放过对方。
    虽然已经来了政府大楼,还惊动了罗南和布兰科二人,但两方的口角之争还在继续。
    “我说错了吗?法国人不是什么都吃吗?‘青蛙’就是骂你们?但我记得你们连青蛙都吃啊。”那名英国游客继续嘲讽,“还是说,你认为青蛙是垃圾食品?可它就是会出现在你们的餐桌上。”
    特奥斜靠在会议室的桌子上,皮笑肉不笑的说:
    “我记得你们英国有一道菜叫‘洞中蟾蜍’,你们连癞蛤蟆都吃,我们吃青蛙怎么了?”
    那名英国游客脸红脖子粗的说:
    “‘洞中蟾蜍’不是真的吃蟾蜍,而是用鸡蛋和牛奶裹上香肠肉,没有见识的家伙!”
    “我知道。”特奥吊儿郎当的拿出一根烟,“真的癞蛤蟆比那可好吃多了,你们英国人没有这种口福。”
    “你——”游客气的浑身发抖,脸更像煮熟的龙虾了。
    特奥很满意对方这幅气急败坏的样子,点燃了香烟,慢条斯理的说:
    “你们英国人就是嫉妒,上帝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了法国,地中海,大西洋,山脉,肥沃的山谷,南部的阳光,浪漫的冬季,最好听和优雅的语言,最好吃的黄油和橄榄油,世界上品种最丰富、最多产的葡萄酒庄,比三百六十五天还要多的奶酪品种.而你们英国有什么呢,请问?”
    特奥的话将对话气的哑口无言,那名游客的朋友终于忍不住出来助攻了:
    “是啊,所以为了弥补这份不公平,上帝又创造出了法国人!”
    看英国一方居然出现了帮凶,围观的法国群众激动坏了。
    我们早就想要加入战斗了好不好!
    皮埃尔、特奥、亨利.几个嘴臭的家伙一股脑的向对方发起冲锋,几个英国游客被气得差点犯心脏病。
    坦白讲,如果这人不是特奥,那人也不是游客,罗南真想坐到椅子上慢慢听,这可比法国一台播出的节目有意思多了。
    但身份和立场告诉他,这件事该适可而止了。
    “好了,都停下吧。”罗南叫停了卢尔马兰这一方。
    温和的布兰科也安抚住了英国游客的情绪。
    两个人互相打着配合,十几分钟后,这场英法之间的新一轮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特奥被人拉去继续喝酒。
    英国游客被希尔维安排的导游带去看喷泉了。
    人群散去之后,布兰科无奈的对罗南说:
    “快给特奥安排些活儿干吧,让他少去看点热闹。”
    罗南无辜的平摊双手:
    “这可不能怪我,是你们找的工人太给力了,提前完成了仓库。”
    布兰科装作生气的问:
    “提前完成还不好吗?”
    罗南与布兰科并肩而行,询问道:
    “好好好,当然好了,不过仓库建设的这么快,商业街那边的进度怎么样了?”
    他需要商业街上的新餐厅承接等位的游客。
    卢尔马兰手工艺合作社也急需一个正式的大型店铺。
    布兰科把手背在身后,笑着说:
    “第二批预算使得进度都提前了,再等两个月应该就可以竣工,抓点紧10月份就能开起来,不过旅行季肯定是赶不上了。”
    罗南无所谓的说:
    “没关系,我的餐厅就是在去年旅行季结束之后开业的,正好可以用冬季的那几个月时间磨合团队和查漏补缺,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明年的旅行季。”
    许久未见,罗南的心态依旧这么好,布兰科对此非常满意,他贴心的说:
    “遇到什么问题,随时来政府找我,我办公室里的粉红酒还没喝完呢。”
    罗南停下脚步,扭头对他说:
    “实不相瞒,我还真有些棘手的问题。”
    布兰科也停下来,认真的问:
    “什么问题?”
    罗南叹气:
    “人力问题,现在招员工太困难了,一想到有三个店铺要面临招工我就头疼。”
    这应该不是布兰科第一次听到村民抱怨这个问题,他已经有所准备:
    “我们目前还抢不过梅纳村和博尼约,但我相信这个问题随着卢尔马兰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慢慢会解决的。”
    见罗南要张口说些什么,布兰科做了个双手下压的手势,示意他别着急:
    “我知道这需要不短的时间,不过短时间内也有解决的契机,我应该和你说过吧?卢尔马兰的新扩建区域要设立一所技术型高中,等这所高中建成,本地的人力短缺问题应该能得到一部分缓解。”
    罗南摇着脑袋说:
    “高中明年才能开始招生吧?等那批学生毕业要三年之后了。”
    布兰科先是一愣,随后想到了什么,给罗南解释:
    “每个地区的教育政策和制度都不太一样,你可能不太了解普罗旺斯这边的规矩,普罗旺斯的技术型高中可以实行‘校地双轨制’,课堂和产业咬合的非常紧密。”
    见罗南一脸不理解,布兰科详细的展开:
    “比如卡瓦永那边的技术型高中,他们的农业机械专业会和卡瓦永甜瓜合作社紧密联系,学生有三分之一课时是在合作社度过的,在瓦朗索尔学习农业的学生会去蒸馏厂实践你现在应该我说的意思了吧?”
    罗南一阵错愕。
    那不就是说.这些高中生可以进厂打工?
    但是——
    “但卢尔马兰的技术型高中要开设什么学科呢?”罗南好奇的问。
    学科和产业结合上,才能解决人力问题。
    布兰科脱口而出:
    “葡萄酒酿制一定要有,卢尔马兰要打造成粉红酒之乡,我们必须要开设这个专业,并培养相关的人才,至于其他专业.想了几个,但还没有确定。”
    他拍了拍罗南的肩膀:
    “大城市的技术型高中会开设二三十个专业,小城镇的技术型高中也至少需要十几个,你想到好的专业可以向我们提出,只要有助于卢尔马兰发展,我们都会考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