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错峙
    三王离开密室,回到国邸便密令诸侯国中亲信、豪强势力去到他地制造动乱。
    赵王刘彭祖神情逐渐阴冷了下来。
    暗间中,匈奴密使中行法走了出来,忍不住为刘彭祖鼓掌叫好,“好理由!好设计!赵王殿下,精妙绝伦。”
    为人父者,总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儿子,孝景帝也是如此。
    刘彭祖得了赵国,刘端得了胶西国,刘寄得了胶东国,刘舜得了常山国,这在诸侯王封地中,都是相当不错的。
    一旦这些地方混乱起来,大汉的上君必须要派出兵力镇压,到时候,匈奴精骑在赵国武始侯刘昌和赵地豪强势力的引领下,神兵天降般突入代地,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取得代地,化解草原数百年的危局。
    大汉的胶西王、胶东王、中山王只以为是在帮皇帝,等回过神,一切都来不及了,如果不想死,只能跟着刘彭祖一条道走到黑。
    社稷将倾,大汉天子刘彻必然会想要趁机夺回皇权,上君刘据不让,天家父子相争,两败俱伤,请藩王入主未央宫,有且只有刘彭祖,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计划啊。
    又是多么深沉的算计啊。
    叹为观止。
    中行法非常庆幸家族叛离了大汉,中原之地的算计,真是让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相较之下,比拼蛮力的匈奴人是那样的“纯朴”。
    “我也是孝景帝之后啊。”
    刘彭祖见中行法叹服,王者之气浩荡,同为龙子龙孙,要说隔辈传承,他的皇祖才是孝文帝,刘据的皇祖,是他的父皇孝景帝,智谋较量,自负不输于人。
    “大单于托我向赵王殿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大单于决心帮助赵王殿下成为大汉新的皇帝,以便重建两国之间的和亲关系。”
    中行法微微躬身,态度谦卑恭谨,“我大匈奴单于本部、左贤王本部愿尽起精骑,攻略代地,以助赵王殿下之谋。”
    “有多少人?”
    “有十二万精骑。”
    “这么少?”
    刘彭祖望向中行法的眼神流露出不满,“难道伊稚斜单于不知道代地对匈奴的重要?”
    “非常清楚,但这已是我族的极限。”
    中行法无奈摊手。
    大汉对匈奴十数年的征伐不是没有效果的。
    游牧部落,也不是真的全民皆兵,匈奴百万人众,控弦之士在三十万左右,而且,这是理想情况下。
    事实上,军臣单于在位时,匈奴内部就出现了严重的分化问题,有很多匈奴上层贵族都对军臣单于听从中行说等汉奸的建议,试图改变匈奴政权结构,集权龙城、征收赋税、废止战财等行径无法接受。
    匈奴人中,战斗就是一切,显著的特点便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看到有利可图,就如鸟之集,看到了困败难敌,则如兽之散,战争利益,是为了抢东西,抢东西,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单于、左右贤王大饼画的再好,我只看能得到多少草地,得不到草场,还想让我去和汉军拼命?
    是以,在匈奴的律法中,“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谁把战死者带回草原,谁就继承死者的家财,所以,匈奴人最看重的,唯有自己这条命,不然,妻儿和牛、羊就都是别人的了。
    而汉奸们看到过汉家高度集权、同心协力、底层奉献爆发带来的好处,也为了巩固自身和家族在匈奴的地位,大力劝说当初的军臣单于,现在的伊稚斜单于改变,单于们为了最高权力而心神摇曳,支持汉奸变革,以致于匈奴单于、贵族之间互相猜忌、倾轧,甚至是征伐,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匈奴贵族离开匈奴西遁或南下降汉。
    这就造成匈奴长时间处在非巅峰状态,根本维持不住三十万精骑,十数年汉匈连战,双方都对对方造成了极大死伤,尤其是汉朝大将军卫青加入战场后,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匈奴两代单于共与之五战,未得一胜不说,还损失惨重,被卫青斩捕五万余人。
    匈奴中,单于本部最强,左贤王本部次之,右贤王本部末之。
    不久前,匈奴右贤王本部就和单于庭断了联系,哪怕不愿意恶向猜测,右贤王於单和右翼那四万多精骑,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匈奴单于本部、左贤王本部,统共还有二十万精骑,这次拿出一十二万,占据了匈奴中部、左翼所剩精骑的六成。
    留下的八万精骑,要防守可能遇到的进攻。
    李广、李敢、韩说所率的万名轻骑还在草原上呢,除了未见李广以外,匈奴左贤王的部落,已经受到了李敢、韩说两个汉家小将的进攻,不过损失不多。
    但这两头“汉狼”,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容小觑,更不容忽视。
    而那只不知踪影的“飞狼”,让匈奴中部、左翼部落很是警惕和防备。
    合作到现在了,中行法也不在乎向赵王殿下“交底”,总言之,伊稚斜单于很重视代地,为了获得它,也倾尽了力量。
    刘彭祖勉强认可了中行法的解释。
    趁热打铁,中行法询问道:“大单于和於单右贤王断了联系,因此急于知道原因,敢问赵王殿下,汉廷方面可收到关于那位冠军侯的战报?”
    伊稚斜派遣了十几路信使试图联系右翼,诡异的是,信使都没能回来,而右翼还是联系不上,右贤王本部方向,仿佛成了个择人而噬的“虎口”。
    “我白天进宫的时候,宣室殿正在开御前廷议,只听了只言片语,都是关于南越之地和西南夷的,并没有关于霍去病的内容,朝野上下,也没有关于河西大军的消息,料想无事发生,如果有大胜战果,朝廷早就和这南方大定一样,宣扬的天下皆知了。”刘彭祖想了想道。
    大汉将领出征,会不断传回前线消息,凡有大胜,便会举国同庆,没有,就是无胜,刘彭祖示意中行法安心。
    “瀚海之地,迷失其中,未尝不会发生。”
    中行法神情舒缓了许多,明显有被安慰道:“圣明天纵无过赵王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