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德战
    血淋淋的人。
    “端”上了宣室殿。
    诸侯王们和中、外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俱是不知其人,但也能猜出来此人是“证人”。
    “赵王殿下,可知他是谁?”张汤故意询问道。
    这时的刘彭祖,面如金纸,冷汗淋漓,瞬间就想清楚了卫青代地之功的全貌,将计就计,原来是将计就计。
    望向御座之上,那从容自若的身影,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小小的年纪,为何有如此的城府?如此的心机?
    遭遇王者的无视,张汤没有丝毫愤慨,指着中行法,对着王公们述说道:“此人姓中行,名法,原是我大汉子民,然其族中祖有罪,避祸而逃匈奴,那人便是我朝第一号汉奸,‘必我者,为汉患者’,中行法。”
    大殿里,瞬间热闹了起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恨汉、汉奸者,也不乏有,但被朝廷钦定的汉奸,却是平日鲜能见到的。
    特别是,活的!
    过去近百年间,汉匈相争及其基本对策,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
    汉匈和亲相持的斗争格局。
    通过和亲的方式,维持着斗争的烈度,不能特别高,也不能特别低,怎么说呢,“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汉匈之间互用叛臣和降将,寄希望从中找到覆灭对方的方式。
    匈奴单于希望在和亲的汉家人身上,得到汉家耕种、纺织、冶铁等技术,以及寻求匈奴部落制度向帝国制度的转变,打造出一个属于草原、游牧之族的文明。
    唯有文明,才能覆灭另一个文明。
    这句话,从冒顿单于为始,就是匈奴历代大单于的共识。
    所以,匈奴这百年间,一直在从中原文明身上汲取智慧,有了匈奴族的语言,也有了匈奴的文艺,但是,在教育和百技上却发展缓慢。
    像是个瘸腿巨人。
    而且,不同的族群和习俗,大相径庭,匈奴在推进文明化中,族群内部爆发了强烈对抗,加剧了内耗。
    如果没有大汉这个宿敌在不断增强的话,匈奴的大单于们是有可能强势镇压族中对抗,靠着强权打造出一个草原文明的。
    但是,大汉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算计,从孝文帝朝为始,汉家君臣就有意利用投降汉朝的匈奸和其他蛮夷来对付匈奴,即“以夷制夷”。
    另外,汉家君臣有意“改造”匈奴,依然是贾谊,在向孝文帝的奏疏中自荐愿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
    这便是著名的“三表五饵”。
    三表是体系,五饵是措施。
    三表体系:
    立信义:树立诚信形象以争取匈奴族人信任。
    爱人之状:展示关怀匈奴族人的姿态。
    好人之技:推崇匈奴优秀技艺以示尊重。
    五饵措施:
    赠予华服车马:通过物质馈赠引发匈奴贵族阶层分化。
    提供珍馐美食:以饮食习惯改变削弱匈奴一族战斗力。
    进献音乐妇人:用乐色渗透消解匈奴尚武精神。
    修建高堂府库:用定居生活方式改变匈奴一族习性。
    实施亲近安抚:通过封赏拉拢匈奴上层人士。
    在当时,称之为“德战”。
    汉家君臣都认为“三表五饵”后,“匈奴之中,乖而相疑矣,使单于寝不聊寐,食不甘口,挥剑持弓而蹲穹庐之隅,左视右视以为尽仇也”,于是群臣“虽欲毋走,若虎在后,众欲无来,恐或轩之,此谓势然……其南面而归汉也,犹弱子之慕慈母也”。
    有可能对匈奴不战而使匈奴降汉。
    虽说有些幻想的成分,但的确有几分可行性,然而,未等汉家“德战”开启,就被一人给毁了。
    这人,就是中行说。
    当时孝文帝下诏以宗室女前往匈奴和亲,选派宦官中行说等为随行侍从。
    中行说畏惧北方的荒凉寂寞,老大不愿意地说出“倘若一定让我去匈奴,就会威胁汉朝。”
    而他说到做到,到达匈奴后就降了匈奴,变成了匈奴单于的重要智囊。
    中行说从多个方面教导匈奴单于,挑唆匈奴和汉朝对抗。
    当时匈奴十分喜欢汉朝的衣服食物,老上单于接受汉朝和亲,移风易俗,导致许多匈奴人崇尚汉家习俗,穿汉人衣服,吃汉家饮食,整天贪图安逸享乐。
    中行说跟单于说,你知道匈奴人口连汉朝的一个郡都比不上,可为什么那么强么?
    是因为吃的穿的都跟他们不一样,用不着他们供应,现在,您改变自己的好习惯,去喜好汉朝的东西,汉朝拿出来他们两成的财物,就可以完全把匈奴全部买断。
    他安排人穿着汉朝送来的宽大华丽的衣服,骑马在草丛荆棘中纵横驰骋,那些衣服很快破损的乱七八糟,来证明汉衣和匈奴人经常穿的皮衣根本没法比。
    接着,他让人把汉朝送来的食物都扔了,让人觉着那些东西没有匈奴自己的食物易食鲜美。
    中行说不仅强化匈奴人的主体意识,教给他们生产生活的方法,树立匈奴人比汉朝人强的观念,而且在邦交礼仪上也教给匈奴人要高汉朝一筹。
    汉朝给匈奴的国书是用长一尺一寸的木板,上面写的是“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等等。
    中行说告诉匈奴单于,汉朝实行和亲政策,是在卧薪尝胆,迟早会与匈奴决战。匈奴人应该趁汉朝还没有强大,加紧掠夺汉朝资源,以备将来发生的战争。
    正是在中行说的建议下,匈奴明面接受汉朝的和亲,背后却大肆侵扰汉朝边境,掠夺牛羊粮食和边民。
    从老上单于到军臣单于再到伊稚斜单于,匈奴三代单于都很信任中行说,而中行说也凭借自己对汉朝的了解,告诉匈奴人该何时、在什么地点抢夺汉朝的百姓。
    在中行说挑唆和指点下,匈奴不断给汉朝提出无理要求,不满足就兵戎相见,数十年里,匈奴对汉朝的侵犯日益猖獗。
    虽然“德战”没有被中行说彻底摧毁,但也让贾谊等汉臣不得不改变直接干涉匈奴族的计划,变成了潜移默化对匈奴族的渗透。
    毁汉家大计,凡汉家君臣无不切齿拊心,而今见中行族人,王公们眼睛都红了。
    汉奸必死,张汤提醒王公们注意力回到该关注的人身上,“此人,与赵王谋于密室,殿下,这不能再说是聊家常了吧?”
    “请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