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王陨
    以钱赎死,众儒吐红。
    血雾缓缓晕染开来,于虚空中经久不散。
    中大夫儿宽、治经博士褚大等人怎么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煌煌世家,数千老幼,为百家尽数屠戮,一人揽罪,以钱免死。
    如何接受?
    谁能接受?
    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回过了神。
    原则上,大汉律法一视同仁,奈何有人是原则本身。
    《尚书·舜典》:“金作赎刑。”
    在汉以前,古之赎罪者,皆用铜,汉始改用黄金。
    是以,赎刑在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大汉的以钱赎罪,前有孝惠帝时期规定“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上免死罪”,今有当今陛下规定死罪犯可缴纳五十万钱以减免一等刑罚。
    五十万钱,又作五十金。
    不论是五十万钱,或是五十金,以墨家造物而言,都是九牛一毛。
    知识就是金钱,在这一刻,化为了现实。
    受缚的老巨子,侍立在老丞相身边的墨子墨,这才知道先贤究竟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财富?
    老巨子知道朝廷的博弈,却不能接受这种“富者得生,贫者独死”的律法,长嘘一声,“上君,草民不能受。”
    嘴角溢血的儿宽、褚大等人心中又燃起了希望,都说儒家迂阔复古,但某些时候,墨家门人更加迂腐。
    在公平正义和利己律法之间,宁死也要选择前者。
    “特殊律法的存在,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在孝惠帝时期,在今上执政时期,频繁的战争使得国库空虚,朝政的财政问题,直接关系到了大汉的生死存亡,这便是两朝赎刑大兴的原因。”
    现在的刘据,已经有资格、有能力指摘非太祖高皇帝以外的大汉历代皇帝的执政过失,可以不加掩饰地道出赎刑、腐刑这些特殊律法存在的真正原因。
    华夏大地经历了秦末大乱、楚汉相争、太祖高皇帝对匈作战、平定异姓诸侯王,大封天下,及至孝惠帝时期,大汉朝廷犹如一辆破败的战车,随时都有可能崩坏。
    为了加固战车,朝廷必须在短时间内筹措大量资金,适当出让律法公平性,孝惠帝也好,吕后也罢,是能接受的。
    同理,本朝陛下频繁的对外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财政问题急需解决,当今陛下有样学样出让律法公平性,在换取大量资金的同时,也的确让朝廷一些有用之才活了下来。
    尤其是军方诸将受益颇多,哪怕是刘据的麒麟阁臣也有数人因为军功制的不合理地方,要以钱赎死。
    至于某些国朝内外享誉无数,却半侯无封,甚至已经不知踪影的某位飞将,刘据就不点名了,更是为朝廷财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巨大助力。
    刘据望着老巨子慢慢说道:“巨子前辈,有些人活着,会比死了更有意义,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对国家,以钱赎死,不代表无罪,您和许多前辈以后,直到死前,很可能都无法再在人前露面,包括您对大汉的很多贡献,在死前,乃至于死后的很长时间,都会无法为人所知,长居一地,隐姓埋名,功劳也不能为世人熟知,为了大汉和万民,那样的刑赏,您能忍受吗?”
    君言入心。
    王公大臣们逐渐觉得火热,不知道为什么,上君讲的是刑罚,道的是苦难,听上去却是那样的荣耀?
    在上君的口中,大汉的事业,竟是那般的迷人。
    “能克服!”
    老巨子眼中满含热泪,铿锵有力道:“我愿意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愿意用一生向大汉,向上君,向万民赎罪!”
    “张汤。”
    “臣在。”
    “把巨子前辈与违大律者打入诏狱,以钱赎死前不得他人看望,免死后,永囚他地。”
    “是,上君。”
    张汤躬身领命,与受缚的老巨子一道下了城楼,并通过老巨子所供,抓捕了数十位墨家老者,下入绣衣直指御史的诏狱中。
    本来七窍玲珑的墨子墨也在入狱名单之中,张汤几拿几放,还是决定放过“小师弟”。
    虽然潜心造物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朝廷政坛更加海阔天空嘛。
    儿宽、褚大等儒官望着这一幕,喉咙滚动,鲜血溢出嘴角,沾满了曾经引以为傲的长髯。
    这到底是抓罪犯,还是在挑选人才准备他用?
    而且,这群墨家子弟之前一直生活在万千群山中,如野人般的生活早就习惯了,换个地方继续搞造物而已,这真的能算得上刑罚吗?
    就不该对上君抱有期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上君对待儒、墨两家的差距会这么大?
    一个恨而不绝,一个爱而不舍,朴素如老农的墨家子弟究竟比他们这群身着光鲜亮丽、颇具君子之风的士人高在了哪里?
    “老相国。”刘据望向了公孙弘。
    公孙弘立刻躬身肃立,“臣在。”
    “墨家这些前辈由丞相府,不,由老相国你亲自安排,要保证律法所惩戒者为大汉的未来,为万民的幸福贡献所有的智慧和力量。”刘据郑重说道。
    “臣遵旨!”公孙弘领命。
    《吕氏春秋》:“问弦音而知雅意。”
    所有的人都听明白,由墨家子弟组成的“造物院”,由大汉丞相负责,换言之,这个造物院不受任何朝廷衙署限制,只对上君和大汉丞相负责,是丞相直属存在,连参政议政王大臣都不能插手。
    造物院除造物以外的一切问题,都由大汉丞相解决,造物院里的人只用潜心造物即可。
    之前有了特殊律法,现在有了特殊衙署,大汉越来越特殊了。
    儿宽、褚大等人终于明白了,至圣世家之亡,让墨家由民间武装变成了直属大汉丞相的衙署,如同招安,换来了大汉造物的进步,但产生的好处,却和儒家无关。
    这也太欺负人了。
    刘据命墨家所有器械归入朝廷秘库,择民用部分对外展示,其他的,该军用军用,该隐藏隐藏。
    下城楼。
    就见张汤去而复返,得准近到君前,“上君,甘泉宫方面和南阳方面传来消息,齐王殿下刘闳病亡,李夫人诞下龙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