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內,静謐无声。
    玉简的光华在云龙的指尖明灭,映照著他深邃的眼眸。
    他刚刚將心神从金钟罩与腾云术的品阶思索中收回。
    家族赖以崛起的达摩易筋经与武当先天功,在他与云鹤相继以武入道,臻至炼气之后,其后续的修炼法门竟也隨之自行补全。
    如今,这两部功法关於炼气期的部分,从一层到九层,已然完整无缺,清晰指明了每一层境界的修炼要领。
    这无疑是家族的一大幸事。
    云龙原本以为,从炼气期突破至筑基期,不过是按部就班修炼到炼气九层,而后寻机破境那般直接。
    然而,道藏中的记载,却无情地击碎了他这略显天真的想法。
    现实的修炼之路,远比他想像的更为复杂与残酷。
    炼气,有上、中、下品之分。
    这种划分,並不仅仅是斗法威力上的巨大差异。
    一个更为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在於,下品炼气,其炼气期修炼的极限,仅仅是炼气第七层。
    纵然天资再高,资源再足,下品炼气也无法支撑修士凝聚出更多的炼气。
    中品炼气,则能支撑修士修炼到炼气第八层。
    唯有最为精纯的上品炼气,才有望修炼至炼气第九层圆满,凝聚出整整八十一道炼气。
    云龙看到此处,呼吸不由微微一滯。
    原来如此。
    这才是炼气品质划分的真正核心奥秘。
    更让他心神震动的是,炼气七层巔峰,身具四十九道炼气者,同样可以尝试突破筑基,一旦成功是为普通筑基。
    炼气八层巔峰,拥有六十四道炼气者,也能筑基,一旦成功就是玄道筑基。
    炼气九层巔峰,身怀八十一道炼气者,突破筑基后是地道筑基,
    只是,这三者之间,突破成功的概率,以及突破之后所成就的筑基期实力,简直是天差地別,判若云泥。
    这其中的差距,足以让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修士感到绝望。
    至於传说中的天道筑基,道藏中语焉不详,只说天道筑基能得天道祝福,修成天道神通。
    道藏玉简继续阐述著筑基的玄奥。
    突破筑基的关键一步,竟需要以自身炼气为引,將平日里修炼纯熟的法术,深深烙印在凝聚的道基之上。
    一旦成功,这烙印的法术便不再是简单的术法。
    它將与道基相合,化为修士自身的一种本能,一种天赋。
    这,便是神通。
    云龙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先前阅览过的法术品阶。
    天演法术,需要四十九道炼气方能催动其极致威能。
    通变法术,则需要六十四道炼气。
    而那传说中的纯阳法术,更是需要整整八十一道炼气作为根基。
    此刻,一条清晰的脉络在他识海中浮现。
    这天演、通变、纯阳三大等级的法术,竟然隱隱对应著下品、中品、上品炼气所能成就的神通上限。
    以仅仅四十九道下品炼气突破的筑基修士,其道基所能承载的法术烙印,其最终成就的神通,极限便是天演级数。
    这已然是他们所能触及的巔峰。
    玉简中,一句冰冷的描述刺入云龙眼帘。
    “诸多炼气家族,侥倖诞生一位筑基老祖,其所修法术,连精妙级数都未曾掌握,又何谈於突破筑基之时,奢望成就天演神通。”
    云龙放下玉简,阁楼內的空气似乎都沉重了几分。
    他原本以为,云家得了仙岛,得了帝君赏赐,得了青云宗的青睞,未来的道路会平坦许多。
    此刻他才真正明白,修仙之路,每一步都布满了看不见的门槛与深渊。
    这不仅仅是资源的比拼,更是底蕴的较量,是传承优劣的直接体现。
    炼气品质,法术品阶,神通上限,玄道筑基,地道筑基,天道筑基。
    这些冰冷的名词,如同万仞高山,重重压在云龙心头。
    他胸膛微微起伏,眼神却愈发深邃。
    这仅仅是炼气期!
    那之后的筑基期、金丹期,又將有多少寻常家族和散修至死都无法窥见的门槛与深渊?
    云龙庆幸。
    庆幸家族有族谱仙缘。
    更庆幸自己当初进献功法的那个决定,那个为云家,也为他自己,贏得了这三万卷道藏的英明之举!
    这些底蕴,对云家而言,如同在迷雾重重的修仙长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即便云家族人少,只有三个炼气期修士,但这份认知与传承,已然让云家领先了太多。
    如万方湖镇的寧家,这般勤勤恳恳的小家族,恐怕再积累数代人,也未必能触碰到这些隱秘。
    自迁入长春岛,云家便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万方湖本身便是一阶上品灵脉的所在。
    云家的长春岛,核心处更能匯聚天地灵气,再加上“家族聚灵卡”的玄妙效果叠加,整座仙岛的灵气浓度,已然稳稳达到了二阶水准。
    如此洞天福地,让云家在现阶段,根本无需为赚取灵石而耗费过多心力。
    族人外出的主要目的,更多是熟悉和了解周边修仙界的真实情况,为家族的下一步发展收集信息。
    云龙如今已极少插手家族的具体事务。
    他將更多的时间,沉浸在修炼之中。
    或於法宝藏经阁內,如饥似渴地翻阅那三万卷道藏。
    或静心参悟借鑑,从各方获取的功法与法术,不断夯实自身根基,提升实力。
    对於一直以来鼎力相助,且未来仍需倚重的寧家,云龙亦有考量。
    寧家家主寧永瑞,身负五寸中品的三九雪寒气。
    这等品质的炼气,在寻常散修和小家族修士中,已算不错。
    然而,寧永瑞显然未能完全发挥出这中品炼气的真正威能,多半是受限於配套法术的匱乏。
    在初步阅览道藏,对修仙体系有了更深理解之后,云龙便做出了决定。
    他亲自挑选了五道普通级数的法术,以及三道颇为实用的精妙级法术,让族人送去了寧家。
    此举,既是回报寧家一直以来的恭谨效力。
    更是为了切实增强寧家的实力,让他们能更尽心地为云家处理各类俗务,成为云家在万方湖畔更可靠的臂助。